凯发ag旗舰店官网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凯发ag旗舰店官网 > 新闻动态 > 1958年一位司令员闯入中南海遭制止,毛主席不怒反笑:你个土佬呦

1958年一位司令员闯入中南海遭制止,毛主席不怒反笑:你个土佬呦
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19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16

1958年的某一天,有个衣着简单、过了五十岁的老大爷,直接就朝着中南海的大门迈步而去。守在那儿的警卫员见状,马上把他给拦住了,问他是来干啥的。

老人家说他来见毛主席,警卫员就问:“您提前打过招呼了吗?要么给我瞅瞅您的证件呗。”

老人摸了摸口袋上下,然后说:“我今天忘记带了,你跟毛主席说一声,就说土佬来了,看他想不想见。”

中南海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地方,没有上面的命令或者相应的证件,是谁都不能进去的。对于土佬这个警卫员的请求,大家压根儿没听说过,所以就没搭理他。

看到这一幕,老人二话不说就要往里冲。正当两人都僵在那里时,一个小孩子跑了过来,巧妙地帮他们解了僵局。见到老人后,毛主席忍不住笑着说:“你可真是个地道的乡亲啊!”

那么这个叫自己土佬的家伙,到底是谁呢?为什么毛主席一听说是土佬来了,就那么开心,还亲自去见他?土佬这次来,是为了什么事?还有,他这个“土佬”的外号是怎么来的?他经历过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吗?

其实,早在1952年,土佬就已经大胆地去见过大人物了,而且还是去见的林帅。那时候,林帅正好在办公室歇着呢,一听说他来了,立马就让警卫员把他请了进去。土佬的大名叫李德才,说起他的那些事儿,也是挺传奇的。

【红军到来,参军入伍】

1904年,李德才在江西萍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呱呱坠地,他的爹娘都是给地主干活儿的租田农民。尽管他们干活儿卖力,从不偷懒,但由于地主的盘剥和欺压,家里穷得叮当响,李德才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。

1930年的某一天,一支情绪高涨、满面春风,挥舞着鲜红旗帜的队伍,抵达了萍乡市下属的一座小城。他们踏进城里后,又走进了一个又一个村庄,号召村民们一起参加抗日斗争。

这支队伍和其他队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他们从不欺负老百姓,反而会主动帮老百姓挑水干活,从不占老百姓的便宜,哪怕是一针一线也不拿,因此深得老百姓的喜爱。

李德才心里纳闷,这到底是支啥样的部队呢?他就问旁边的老乡,这支队伍是做啥的,打哪儿来,又要往哪儿去。老乡告诉他:“你咋连这都不知道呢,这是红军啊,是专门帮咱老百姓打江山,为咱着想的队伍。”原来,来到萍乡的这支红军,正是彭德怀带领的红三团。

“老百姓……红军……”这段话在李德才的脑子里反复出现,他陷入了沉思。突然,他仿佛有了主意,大声喊道:“我要参加红军,为了咱老百姓!”

抱着这个想法,他去找红三团的负责人,要求参加红军。负责人见李德才身材魁梧,说话实在,并且队伍里也正缺人手,便痛快地答应了他。于是,李德才的当兵生活就这样开始了。

这年6月份,彭德怀带领的第3军团,在平江那里把国民党军队给打败了,然后顺势攻打长沙,李德才也参加了这次行动。等他们成功占领长沙后,李德才对一路上看到的风景和各种新鲜玩意儿特别感兴趣。因为他是在农村长大的,从来没见过外面这么热闹的世界,这一切都让他觉得非常新奇。

【灯泡点烟,笑称“土佬”】

五光十色的酒吧、商场,拉着长长尾巴的有轨电车,热闹非凡的街道,来来往往的车辆……所有这些都让他感到激动,就像踏进了一个“繁华尘世”……

回到住的地方,他瞅见一个灯泡亮着,旁边墙上还扯着根长电线。刚进城的他,这儿也想瞅瞅,那儿也想瞅瞅,就忍不住好奇地拽了拽那根线,结果屋里一下全黑了,他又一拽,屋里又亮堂了起来。

他在乡下长大,这还是头一回瞧见灯泡。他心里琢磨,这玩意儿估计跟村里的煤油灯差不多,都是用火来照亮的。没想到,他接下来的举动,把在场的战士们都逗得哈哈大笑。

他掏出一根烟,往灯泡那儿凑,想借着灯泡的光或热把烟点着。可他怎么摆弄,烟就是不着,把边上的战士们都逗得哈哈大笑。他们跟他说:“这是灯泡,不是用来点火的,里头是电,不是火。”

李德才拿起灯泡,仔细瞧了瞧里面,确定没着火。打那以后,大伙儿就开始叫他“土佬”。不过,让他“土佬”这个名号彻底叫响的,是另外一件事。

【穿反裤子,闹笑话】

在一次跟国民党的打仗里,我军把国民党打得落花流水,还收缴了他们不少东西。李德才在这次战斗中特别勇猛,连长为了表彰他,专门挑了一条德式军裤送给他。

这条裤子前面装了个拉链,好多战士之前都没见过这种样式。李德才拿到裤子后,误把有拉链的那一面穿到了屁股后面。其他战士瞧见了,都好奇地问他为啥这么穿。李德才一本正经地回答:“这裤子拉链在后面,估摸着是为了拉屎方便。”

战士们一听这话,笑得直不起腰。后来,这事儿就成了他们吃饭喝茶后,闲聊时的乐子。说来也怪,这事儿像风一样,在军队里传开了,连司令和其他首长都听说了。首长们也忍不住笑出声来,连声说:“这家伙真是个土包子!”

所以,不管是领导还是战友,大家都管他叫“土佬”,这个外号已经传开了。

李德才并不介意大家这样称呼他,反而觉得挺亲近的。他那大大方方、乐观开朗的性格,也让大家都很喜欢他。

【强渡大渡河,立下大功】

1933年,李德才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。没多久,因为他表现突出,就从一名出色的战士提拔为机枪连连长。他参加了5次反“围剿”战斗,还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,在战场上多次为我党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1935年5月份,中央红军走到了大渡河边,这时蒋介石派了好几万大军,紧紧追赶我们,想一下子就把我们打败。要想摆脱敌人的追赶,少受伤,留住主要力量,我们红军就得赶紧过大渡河。

不过,还没等我军赶到大渡河,蒋介石就已经调来了好几支队伍,在对岸悄悄埋伏起来,还准备了很猛烈的火力。再说那大渡河,地形特别陡峭,水流也非常急,河面宽度有300米呢,大军要想过去可不容易。

更糟糕的是,蒋介石为了不让我们的军队过河,把大渡河周围的船都弄走了。这样一来,我军想过大渡河,简直是难上加难。就算能找到船,这河水汹涌得很,一不小心,船马上就会被卷走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我军想要顺利到达对岸,真的挺难的。想当年,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带着军队到这里,前面是险峻的地势,后面有清兵追赶,结果2万大军全没了。蒋介石想让我们也遭遇这样的悲剧,但他打错了算盘,因为我们不是太平军,指挥的军官更不是石达开。

刘伯承和聂荣臻下令要强行渡过大渡河,并且把这个既重要又光荣的先锋任务交给了红一团,让他们为后面的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。

接到命令后,红一团团长杨得志心里明白,自己肩上的担子可不轻。5月24日晚上,红一团突然向安顺场的敌人发起了冲锋,一下子就打垮了敌人的两个连。而且,在渡口旁边,他们还意外发现了一艘小船。说起来,这艘船还是几个国军军官为了赌博玩乐,偷偷藏在那儿的。没想到,这艘船后来成了我们军队过河的关键帮手。

李德才现在当上了机枪排的排长,这次挡住对岸敌人炮火的重任,落到了他和炮手赵章成的肩上。这场仗打得怎么样,直接关系到红军能不能活下去。红军能不能成功过大渡河,他们俩的责任有多重大,不用说也明白。

已经有人负责压制敌人的火力了,接下来就是要找渡河的人了。红一团营长孙继先从队伍里选了17名勇士,组建了渡河先锋队。到了5月25日一早,他们就开始强行渡河,李德才操着重机枪,赵章成也开起火炮,两边一起向敌人开打,为渡河的勇士们打掩护。

赵章成发射的两颗炮弹都准确击中了河对岸的碉堡,与此同时,敌军炮弹也在河面上炸出了好多大浪,让小船好几次都差点翻掉。李德才丝毫不敢放松,两挺重机枪一直不停地开火,而负责送子弹的战士也是忙个不停,一直往机枪里装弹。李德才的枪法真准,几乎每一枪都能放倒一个敌人。

最后,靠着咱们战士们的勇猛打拼和猛烈火力的支持,突击队总算是顺利过了大渡河。事后,李德才的表现被刘伯承和聂荣臻大大夸奖了一番,连毛主席都听说了这个打仗挺厉害的“本地汉子”。

跟李德才聊天时,毛主席很感兴趣地问,为啥大家叫他“土佬”。李德才就给毛主席讲了讲这个绰号的由来。毛主席听完,哈哈大笑,对他说:“那我以后也叫你‘土佬’啦。”

后来,李德才陆续参与了平型关大捷、黄土岭战斗和百团大战等多场战役。到了解放战争时期,他成为了68军203师的副师长,并在张家口战役和太原战役中,给予国军沉重打击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李德才跑到朝鲜去打美军,完全不顾个人安危,一直到1952年才回到咱国家,后来做了河北保定军区分区的司令。

【上京找毛主席,闯中南海】

现在的他,尽管已经当上了司令,地位很高,权力也大,可他仍旧和战士们亲如一家,哪怕已经过了五十岁,还是会和大家一起参加训练。

有一天,李德才在带着战士们训练的时候,猛然间瞧见军区里头有块空着的地儿。他琢磨着,战士们除了日常训练,也没啥好玩的事儿可做,就打算在这块空地上弄个篮球场,好让他们在有空的时候能够放松放松。

所以,李德才就跑去找保定政府,想弄点水泥来用。但那时候水泥是管制物资,政府手里的指标也不宽裕,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就告诉他:“你在咱省里怕是借不到了,要不你去国务院碰碰运气吧。”

李德才突然想明白了,决定去北京找毛主席要点水泥,这才有了前面说的那一出。正当他灰心丧气打算走时,一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小孩瞧见了他。这小孩是中央某个大领导的儿子,他认识李德才,还亲切地叫他“李叔叔”。

李德才赶紧从兜里掏出笔记本,撕下一张纸,然后写道:我到北京啦,想来看看您,我是李德才(乡土味挺浓的那个)。

不一会儿,毛主席就拿到了那张小纸条,瞅了一眼上面的字,他立马就笑了,说:“哈哈,土佬到了!”接着,他就让警卫员去把李德才接了进来。

见到毛主席,李德才特别兴奋,他伸出手和毛主席握了握。简短地打了声招呼后,他们就开始聊起以前的事情。毛主席说起自己以前的尴尬事,连旁边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笑出了声。

李德才跟毛主席讲了他来的原因,就是想给战士们建个篮球场。毛主席一听,立刻就答应了他的要求。

要走的时候,他突然想到自己刚才没打招呼就闯进宫里的行为,心里特别过意不去,赶紧跟毛主席说了声对不起。可毛主席不但没怪他,还安慰他说没关系。

1955年的时候,李德才得到了大校军衔的荣誉。到了1960年,他在保定去世,享年56岁,被庄重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。他这一辈子都在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使劲儿。

#深度好文计划#



友情链接: